項目內容
2022~2023 年度廣東省科技孵化育成體系高質量發展項目申報
項目內容
2022年12月28日截止
省級大學科技園提質發展
申報條件
1、廣東省內省級大學科技園。
2、大學科技園建設所依托高校在經費、政策等方面給予大學科技園建設實質性支持。
資質方式
本專題采用競爭性評審制。擇優資助不超過 6 項,資助額度100萬元/項。項目實施周期為 2 年。
未來產業科技園培育與發
申報條件
1、廣東省內國家大學科技園。
2、形成國家大學科技園、高校、地方政府、領軍企業聯合共建未來產業科技園的合作機制。
3、所依托高校具備培育未來產業的基礎研究水平與學科優勢,在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領域取得了大量的原創性、基礎性科研成果。
4、大學科技園與高校建立了產學研融合、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高效協同機制,在創新資源聚集、科技成果轉化、科技創業孵化、創新人才培養、開放協同發展等方面具有良好成效。
資助方式
本專題采用競爭性評審制。擇優資助不超過2 項,資助額度100萬元/項。項目實施周期為2 年。
科技企業加速器培育與發展
申報條件
1、廣東省內注冊的獨立法人,具有完善的運營管理體制和明確的產業定位與發展方向。機構實際注冊并運營滿1年,且至少報送1年完整的統計數據。
2、加速器場地相對集中,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場地面積不低于20000 平方米,入駐企業使用面積占75%以上。
3、通過自建或合作共建的方式,建設檢驗檢測、小試中試等技術服務、產業化服務平臺。
4、配備自有或合作設立支撐產業發展的加速孵化資金,資金規模不低于500萬人民幣,獲得投融資的入駐企業占比不低于10%,并有不少于2個資金使用案例。
5、擁有職業化的服務隊伍,專業孵化服務人員占機構總人數80%以上,每10家入駐企業至少配備1名專業孵化服務人員和2名創業導師。
6、入駐企業不少于15家,且在同一產業領域從事研發、生產的企業占入駐企業總數的 45%以上;入駐企業中擁有有效知識產權的占總數比例不低于20%。
7、與孵化器之間建有對接機制,并建有入駐企業從孵化器快速入駐加速器的通道。從孵化器畢業的企業數量占加速器入駐企業總數不低于 20%。
8、以上入駐企業須符合《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載體管理辦法》第四章第十五條要求。
資助方式
本專題采用競爭性評審制。擇優資助不超過2 項,資助額度100萬元/項。項目實施周期為2 年。
國際化、粵港澳科技企業孵化載體
培育與發展
申報條件
1、廣東省內注冊的獨立法人,具有完善的運營管理體系和孵化服務機制,以及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目標。機構實際注冊并運營滿1年,且至少報送1年完整的統計數據。
2、具備服務國際化、港澳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物理空間,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場地不少于300平方米。
3、擁有職業化的運營團隊,具備面向國外、港澳創業團隊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專業孵化服務能力,實際提供服務的合作機構數量不少于 2 家。
4、建立國際化、港澳創新資源的對接渠道,與國外或港澳地區的大學、科研機構、商會、協會或企業等機構建立合作關系。
5、已申請知識產權的國外、港澳在孵企業總數不少于7個。
6、具有投融資服務功能,獲得投融資的國外、港澳在孵企業數量不少于2個。
7、每年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舉辦面向國外、港澳創新創業者的交流活動不少于 3 場次。
8、制定符合國外、港澳創新創業人才特點的服務措施。
9、以上在孵企業須符合《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載體管理辦法》第五章第十八條要求。
資助方式
本專題采用競爭性評審制。擇優資助不超過5 項,資助額度50萬元/項。項目實施周期為2 年。
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孵化器提質增效
申報條件
1、廣東省內注冊的獨立法人且為省級以下孵化器,具有完善的運營管理體制,以及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目標。機構實際注冊并運營滿1年,且至少報送1年完整的統計數據。
2、孵化場地位于粵東粵西粵北地區,可自主支配場地面積不低于4800平方米。
3、載體專業方向明確,重點支持圍繞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生物醫藥、大數據、現代農業等方向建設與地方優勢產業緊密結合的專業孵化器。
4、配備孵化器運營的基本要素,擁有不少于 3人的專業孵化服務團隊,已建立不低 6人的創業導師隊伍。
5、具備投融資服務功能,孵化器配備自有種子資金或合作的孵化資金。
6、孵化器內已集聚不低于10家在孵企業。
資助方式
本專題采用競爭性評審制。擇優資助不超過 10項,資助額度50萬元/項。項目實施周期為 2年。